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74章(1 / 2)





  今天他是来确认桥东头、河北岸店肆房顶的瓦片数目。多年来,他早已养就一丝不苟的脾性,被召进御画院后,见当今官家观画极苛细,鸟羽上细纹都丝毫不许紊乱,他便更不敢有些微的疏忽。

  他站在桥顶,先数左近店肆房顶的瓦片,数完一间就赶忙取出纸笔记下来。等他数到章七郎酒栈,忽然想起前两天遇见赵不尤,赵不尤跟他大略讲了讲清明梅船案,章七郎似乎也牵连其中。而且据赵不尤言,眼下这案子也才揭开一小片,背后藏了些什么,深广莫测,还难以预料。

  当时,张择端几乎脱口要将那件事告诉赵不尤,但随即还是强忍住了。

  其实,早在清明那天正午,亲眼看到梅船消失,张择端先是被那“神迹”惊到,但随即就察觉了另一桩隐秘,让他顿时惊住,遍体生寒。当时桥上的人都忙着望那白衣道士,根本没有谁留意他,他却慌忙伸手捂住自己的嘴,生怕自己叫出来。自那天起,那桩隐秘他一直强压在心底,不敢告诉任何人。

  他反复告诫自己:你只是一个画师,除了作画,其他事都莫去想,更莫去说,莫去管。

  然而此刻,他又忍不住想起那桩隐秘,心底也再次涌起一阵寒意,冷透全身。这时,天上落起雨来,他却丝毫不觉,怔怔望着汴河流水、河中的舟船、两岸的柳树、店肆,心中茫茫然升起一阵悲凉,不由得低声吟诵昨夜听雨难眠时,填的那首《醉木犀》:笔下春风墨未干,城头已似近秋寒。灯窗夜雨几人眠?

  一纸江山故人远,半生烟火世情阑。落花影里认归帆。

  【清明上河图密码2:隐藏在千古名画中的阴谋与杀局】

  引子 飞钱……

  自有城市以来,两三千年间,人们都依着日出日落,晨起暮歇,极少变更。买卖之市也始终独立一区,用高墙围隔,定时开闭。直到大宋,市墙才被拆除,临街允许开设店铺,古来的夜禁也被破除。城和市,这才融而为一。

  尤其是大宋京城汴梁,开国一百五十多年,承平日久,富盛已极。邸店酒楼林立,富商大贾云集。州桥夜市人马喧阗,灯烛荧煌。三更不歇,五更又醒。于寺院行者打铁牌、敲木鱼的报晓声中,潘楼街等几处早市已开,各个城门商旅纷纷进城,沿街卖早食、洗面水、茶药汤的商贩吆喝不绝……

  宣和三年二月最后一天清晨,晓雾还未散去。汴京城正中间,自皇城宣德楼笔直向南,一条宽阔御道,路中央立着两行朱漆杈子,护住中心御道,严禁人马经行,两里多路,没有一个人影。路两侧又各有一行黑漆杈子,以阻挡行人。杈子下是御沟水道。近年来,水中尽植莲荷,岸边又新种了桃李梨杏,虽然花期未到,却已是嫩芽新苞满枝。

  朱漆杈子外,一队车马靠着路左侧缓缓向南。队前一匹黑马上坐着一位官员,身穿绿锦官服,四十来岁,身形瘦小,是户部度支员外郎,名叫刘回。他身后紧跟着一头驴子,驴上一名年轻文吏,身背着一个青绸文书袋。车队全是牛车,总共一百辆。每辆三头牛,四个粗壮杂役牵挽跟行,又有两个佩刀士卒护卫左右。这六百多人全都默默前行,只有车轮咿呀声连绵不绝,间或一两声牛叫。

  过了州桥,是左藏街。车队折向左藏街,这是禁街,不许行人经行,街上空无一人,两边种着松柏,已发出新绿,浅雾笼罩中,透出一股森穆之气。车队行了不多远,来到一座高大黑漆木门前,门两边青砖高墙各有数百步长。墙外每隔十步,就有一名兵卒执枪守卫。这里是京城左藏库,由太府寺掌管,封藏天下税赋银钱,是大宋命脉重地。

  已到月底,京官月俸是由户部度支司发放,刘回是奉命来领取下个月的俸钱。他才下马,几个人已从大门左侧的一扇小门中迎了出来,为首的也穿着绿锦官服,矮矮胖胖,五十来岁,是左藏库总库监孙执信。

  “刘兄,今天来得早!”

  “月底事忙,不早不成哪。”

  两人是熟友,彼此拜问过,刘回扭头示意,书吏忙从文书袋中取出领钱关文,双手恭呈给孙执信。孙执信接过,虽然只是惯例,仍仔细看了一遍,才笑着道:“刘兄请!”

  门边几个侍卫一起推开高大门扇,现出里面一条笔直甬道,一丈多宽,数十丈深,铺着青石砖,一直通到东墙。甬道两侧均是青灰院墙,每隔几十步一扇黑漆院门,每扇门前都守着两个执枪卫士,另有几队卫士往来巡逻。一眼望过去,浅雾中,一片空寂寂、冷森森,让人气促。

  刘回和孙执信并肩走进大门,后面的牛车队伍也随即启动,跟了进去。空寂中,脚步声、车轮声异常震耳。

  左藏库照用途不同,分作二十个分库。京官俸禄钱一年总计四百多万贯,独藏一座分库,在甬道左侧最里那个院中。

  还没走到俸钱分库,一个青袍黑帽的小官引着几个侍卫已经开了院门,走出来迎候,是俸钱库的分监蓝猛,三十多岁,短眉豆眼,躬着身急赶了几步,腰间挂着一个铜环,环上几十把钥匙,碰得叮当响。他微低着头,拱手恭声拜问:“刘大人,孙大人。”

  刘回和孙执信只略点了点头,刘回吩咐牛车队停在院外等候,随后和孙执信一起走进俸钱库院门。院子十分宽阔,里面整齐修建了五行八列共四十间大库房。门边两侧各有两间矮屋,是库监宿卫之所。钱库是清一色悬山式青瓦房,顶上一条横脊,前后两面斜坡。房子都没有窗户,只有一扇双开大铁门,用三道铜锁锁闭。每间库房藏钱十万贯。

  蓝猛小步急趋,引着刘、孙二人来到第三列最后一间钱库前,随即从腰间取下那串钥匙,抖着手慌忙忙寻了半晌,才找出一把,红涨着脸走到铁门边,手仍抖着,费力才将最下面一把铜锁打开,而后恭声道:“请两位大人开锁——”

  照惯例是孙执信开第二道锁,刘回第三道。孙执信瞪了蓝猛一眼,从袖中取出已经备好的那把铜钥匙,向门边走去,才走了两步,半空中猛的一声巨响,像是一声炸雷,连屋顶的瓦都被震得哗啦啦乱响。惊得众人全都一哆嗦,孙执信更是手一颤,钥匙跌落到地上。

  诸人惊魂未定,又听到钱库中一阵叮当乱响,是铜钱碰击之声。而且,这声音似乎在逐渐升高,很快便升到屋顶。诸人忙退后几步,向屋顶上望去,但库房太高,只看得到前檐。再加上晨雾浮在檐顶,更未看到什么,那铜钱叮当声却随即停歇。

  四下一片寂静,诸人互相对视,都惊诧莫名。正在纳闷,又是一声巨响,诸人又被吓了一跳。其中一个侍卫指着屋顶忽然叫道:“那是什么?”

  众人忙向上望去,只见浅雾之中,黑麻麻不知什么物事,蝶群一般,向天上飞去。

  “是铜钱!”另一个侍卫叫道。

  众人忙瞠目细辨,果然皆是圆形方孔、径寸大小、闪着铜色的钱。那些铜钱像是被天空中一股奇力吸附,竟向上源源飞去。诸人全都张着嘴、睁大眼睛定在原地。惊异中,一些铜钱从半空落下,刘回的左眼被一枚铜钱正好砸中,疼得痛叫一声,诸人忙都举起袖子遮住头,一边闪躲,一边张望。

  库顶之上,铜钱仍源源不断飞向天空,蝗阵一样,千千万万,数不清有多少。铜钱撞击之声不绝于耳,不时有铜钱落下来,滚了一地。

  半晌,那些铜钱才全都飞远不见,也再没有铜钱掉落,四周忽然安静。

  怔怔半晌,刘回捂着左眼,忽然叫道:“快开库门!”

  孙执信也才回过神,忙过去弯腰拣起刚才跌落的钥匙,颤着手过去打开了第二道锁,刘回已取出钥匙交给文吏,文吏忙过去打开了第三道锁。库监蓝猛一把推开了门,一阵潮霉之气扑鼻而来。刘回、孙执信和蓝猛却顾不上这些,捂着鼻子急忙走了进去。

  库房内潮霉气更加浓重,前几天连下了两场雨,这库顶又陈年失修,漏了不少雨下来,地面生满了乌绿霉苔,踩上去十分湿滑。孙执信年纪大一些,脚下一滑,摔了一跤,却顾不得疼,不等人扶,赶紧爬了起来。

  库中比往常亮一些,三人抬头一看,屋顶上有几个破瓦洞,这时晨雾已渐散去,从破洞透了些天光下来,照在屋子正中整齐堆放的黑铁箱,四层总共一千箱。三人忙凑近铁箱细看,每个铁箱箱口都封着官印封条,完好无损。还好,三人略松了口气。

  孙执信有责在身,不敢大意,回头吩咐门外的两个侍卫:“你们进来搬一箱下来!”

  两个侍卫忙跑进来,急步走到钱箱堆垛最右角,一起扳住上面一只铁箱。两人知道铁箱极重,因此憋足了劲,谁知道才一使力,铁箱猛地滑了出来,险些掉落在地。两个侍卫被闪了一下,脚下一滑,几乎跌倒。

  刘回等三人在旁边看见,都大出意外,孙执信忙问:“怎么?”

  两个侍卫几乎同声道:“大人,箱子是空的!”

  “空的?!怎么可能?”

  “真是空的!”其中一个侍卫独自抱住铁箱,轻松搬了起来,又晃了两晃,里面响起铜钱滚动碰击声,听那声音,箱子里只剩三四枚铜钱。

  钱箱钥匙由度支司掌管,刘回等人也不敢私拆封条。孙执信瞪大了眼睛,待了片刻,忙嚷道:“快看看其他箱子!外面的人都进来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