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26节(1 / 2)





  林父,“……”

  门面是买的县城一个军工零件厂外的小门面房,不到二十坪,都不用请人刷墙,林秀香自己一天就能刷完。

  上辈子林秀香最早开店,为了省人工,好多装修的活都是自己亲手做的。

  当然林父不会让林秀香来干这活,问明白林秀香的要求,林父第二天就喊齐了人,买了材料忙活起来。

  林秀香爷爷那辈的老人虽然都不在了,但叔伯舅舅姨妈们都还在的,只不过因为老人没了,都是各自过日子,聚在一起的机会不多,但都是守望相助的。

  林父要喊人,往乡下挂个电话,林母往几个姨和舅舅家招呼一声,林秀香的堂表兄弟和子侄们有空的就都来帮忙了。

  不到一周,林秀香要求的小柜台,墙上挂衣服的架子都给打好了,就连灯师傅也亲自过来给装好了。

  卖衣服的话,林秀香请了林大姨的孙媳妇,比她还大一岁的表侄媳妇来帮忙。

  没错,林父林母都是兄弟姐妹多的家庭,他们中年得女,林秀香是两家同辈里最小的,而最大的堂哥和表哥都已经抱孙子了。

  论起辈份来,林秀香如今是奶奶辈的人。

  虽然年纪轻轻就当了奶奶有些尴尬,但没有办法,他们这里重辈分,是不能乱喊的,要真乱喊,肯定会被长辈削。

  “表姑妈,我能行吗?”

  作者有话说:算辈份算得头晕……

  今天跟另外频道的小姐姐面基了,约了去拍照来着~

  拍啦一下午,累瘫了,现在腿特别疼~所以今天只有3000,明天恢复6000~

  等照片修好~会发一两张到微博……会写文,会摄影,我真是太优秀啦~~~

  第32章

  行也得行,不行也得行,不会就沉下心来学,学都学不会,那就趁早回家别干了!

  这是林大姨替林秀香回答的,在她老人家眼里,家里这些老老少少,都比不上林秀香这个外甥女招人疼。

  再说了,林秀香这里可是开工资的,掏了钱难道还请不来能干的人?

  别扯什么亲戚自家人的,这亲戚愿意帮你是情分,不帮你自己就得本分。

  现在人都带契你了,难道你还指望着做不好,让别人给你担责啊。

  这话就不该问。

  林秀香其实觉得没什么,但林大姨郑重其事,表侄媳妇也一脸受教的表情,她干脆也不管了,由着林大姨教育孙媳妇。

  表侄媳妇赶鸭子上架,倒也还做得不错,林秀香手把手地带了她三天,教她怎么搭配,怎么说漂亮话后,就放手把店铺交给了对方管着。

  然后转头就不见了人影,林秀香这么不操心,林母只能替她操心,休息时间大多耗在了店里,连牌都不打了。

  不是林秀香不操心,是她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忙,她回家就托人打听的事情有消息了。

  那天在省城看到跟杨小禾站在一起的人,是杨小禾的表哥彭大河,今年二十七岁,十四岁时意外伤人致死坐牢,判了十五年,表现好减刑后,二十五岁出狱。

  出来这几年就在家里呆着,好吃懒做,不事生产,全靠父母兄弟救济,是他们村里有名的光棍无赖。

  杨小禾跟彭大河从小一起长大,感情相当不错,表兄妹往来还是挺多的,杨小禾私下里也没少掏钱给彭大河花。

  林秀香理了理思绪,有前科,跟杨小禾关系亲密,如果这两项还不足以让林秀香确定,上辈子的车祸是人为。

  那越来越多的细节被她想起,就足以弥补证据的不足了。

  即便是十年后,小县城里发展依旧缓慢,路上的车辆依然不多,学校原址本来也不是在主路上,而是双车道的普通马路。

  林秀香从省城回来,正好路过,顺道上楼收租,当时应该是正午的时候,学校门口不光没有行驶路过的车,就连行人也没有几个。

  她从小区出来,走的是人行道,因为她自己的车就停在路边,直接从人行道过去就行。

  彭大河的车是在对面马路边发动,直接冲上人行道,目标明确地冲向她的,林秀香记得很清楚,当时彭大河表情一点都不慌张,凶狠的脸上带着残酷的笑意。

  这并不是她梦中臆想,而是真真切切地存在记忆里发生过的场景,只不过最近才想起来而已。

  “麻烦再帮我查查杨小禾。”林秀香推了个大红封出去。

  要查杨小禾,除开她娘家,自然也绕不开她的婆家,杨家那边查得很顺利,就是普通乡下人家而已,顾家这边刚开始就遇到了阻碍。

  顾怀渝虽然开了公司也开了店,但身边人都默认他是个闲人,一般人倒是不敢指使,也指使不动顾怀渝,但老头子就不一样了,他特别爱指使顾怀渝给他办事。

  明明他很忙的,每天都得去火车站有事呢!

  给顾越鸿父母送完京城那边邮来的东西出来,顾怀渝就在院里撞见有人在打听顾家的事。

  对方应该是个老手,混在一群大妈老太太中间,也不主动发问,适时抛出一个引诱性的话题,在别人察觉到不对之前,会把话题引开一会,再绕回去。

  算是他运气不好,碰上了顾怀渝。

  虽然整个顾家,顾怀渝也就看得上一个顾越鸿,但不管怎么说,顾越鸿的父母也是他的兄嫂没有错。

  “说吧,谁让你来的?”顾怀渝客客气气地把人请到自己的办公室,还给对方倒了杯水。

  替林秀香办事的男人叫牛四,以前是街道上的小混混,后来机缘巧合做起了帮人查事的生意,鼠有鼠道,混了这么多年,牛四也有不少门路。

  有门路,他自己也有点天赋,哪怕这生意见不得多少光,但也挺挣钱,荷包渐鼓。

  再加上这好几年来,一直顺风顺水的,渐渐也失了警惕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