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二百二十二章部属纷纷相追随





  “冯老大的宏昌会家大业大,你就真的愿意放弃而去抗日?”陈子善问。

  “国将不国,家还是家吗?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?我冯昌惠虽不是什么名门望族,作为一介商人,也知道这个道理。”冯昌惠慷慨激昂地说。

  后来,他们又商议其他事宜。冯昌惠又要带陈子善去他宏昌会里去视察一番,了解他们宏昌会在杭城的一些情况

  陈子善也爽快答应。

  冯昌惠令一位恃卫开车随他们一同出发。首先在冯昌惠自己的各经营场所转了转,又介绍了其他各商会,帮派的经营地盘,经营项目与特点。最后来到了日本珠式会。

  日本珠会的地盘较大,比附近的其他商会的地盘都要大,说明日本珠式会在杭城较为发达,势力较为大,无其他势力可以抗衡。

  冯昌惠又告诉陈子善,日本珠式会的行为诡异,难以让人捉摸得透。大约一月左右,大约十来余人往南而去,行色匆匆,鬼鬼祟祟,不知去向。到如今,还不见回归。

  南边无非就是嘉义与海安城,无别的大城镇,他们又去做什么去了,这么久的时间还未返回。

  冯昌惠告诉陈子善,他对日本珠式会的监视一直在做,另的商会他倒并不在意,毕竟都是中国人,就是生意上争点去,也无伤大雅。可日本人不同,他们的一举一动关乎着国家兴亡之事,所以比较重视。

  陈子善也感奇怪,日本珠式会派出这么多人如今未回,肯定未去海安城,因为未听帮主说过。十有八九是去了嘉义,可是到嘉义又为了什么。此情况回帮之后,应向大哥禀报。

  然后他们又回到帮里,冯昌惠说大概情况就是这些。不过,冯昌惠说,他现在想将有些物业开始出售,有些业务慢慢转让出去。现在就要作好准备,到时撤离杭城,去海安城。

  陈子善告诉冯昌惠,在杭城还需要留有一定的业务与物业,以便作为立足之基点,也为了留部分人在杭城营业,以便作为收集情报的站点。如果一点业务都没有了,没有人留在杭城,就很难提前掌握日本人的动向,就失去了作为前出站点的意义。

  要转让部分业务,出售一些产业,这个可以考虑。反正是要转移去海安城,战争年代,杭城定会不保,现如今也受到了轰炸,如有人愿意购卖,出售出去也未偿不可。但必须留有物业,留有业务,以便驻守人员,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。

  冯昌惠觉得此法甚好,就这样办。

  陈子善看完之后,心里有底,也知道冯昌惠的决心,便一再嘱咐冯昌惠,等其回帮将情况向帮主禀报之后,给其回信。

  他又告诉冯昌惠,将宏昌会的人员整理成册。联络地点,最好放在城边的那处不太注意的茶馆。人员必须经过冯昌惠亲自挑选,必须有能力而且信得过。

  冯昌惠也觉得可行,便确定下来,至于人员确定,待他考虑之后再行确定,届时与名册一同送上。

  双方又互留电话,以及人员联络的标记、暗语,便准备回帮。

  临走之时,陈子善又对冯昌惠说:“这几天冯老大也可考虑一番,或者找宏昌会各位兄弟商议一下,看这样是否可行,有否异议。如果还有不同意见,或者不想盟约,也没什么,只要到时告知一声便行,不影响我们的友谊。”

  冯昌惠也毫不犹豫地说:“陈兄尽管放心,盟约之事我决心已定,宏昌会兄弟都听我的,别无他言。君子一言,岂是儿戏?你回去尽管跟洪帮主禀报,我冯昌惠愿跟随他一同抗敌,绝不后悔!”

  “好!冯老大果然是英雄气慨,待我回去禀报之后,给你准信,就即刻来海安城商议大计,共谋事业。并喝上几盅,既为相识一场弥为珍贵,也为预祝我们的大业成功。”说完,陈子善抱拳施礼,就此告辞。

  冯昌惠说暂且慢着,要给洪帮主捎些礼物,予以回报。陈子善说不必客气了,大家能够盟约,就是很好的礼物,这下海安城几百万百姓就有了生机,应该替海安城的百姓感谢冯昌惠才行。

  冯昌惠也不再多言,想来陈子善路途遥远,便让其速速离去。

  陈子善走后,冯昌惠又令恃卫,通知各分舵舵主来总部开会议事。

  宏昌会分舵舵主,大多是冯昌惠的亲戚朋友,都是些铁杆人员,冯昌惠非常放心。所以每次他都跟随人员外出,宏昌会内部还是一切如常。

  最为核心的也只有三个分舵舵主。这三个分舵主跟冯昌惠打江山,共过生死的。生死之交,情义重过朋友、亲戚。有些极为秘密的事只有他们先知,然后再慢慢泄露出去。

  分舵舵主都已到位。冯昌惠首先发话:“上次日本人轰炸我杭城,三分舵损坏较重,如今恢复怎么样了?”

  “遵照老大的意思,货物已经清理完毕,房屋破损就未能修复,现已经照常营业。但营业额相对减少,不知是人们以为我们那儿是日本人轰炸的重点,还是怎么的。”三分舵舵主答道。三分舵舵主是冯昌惠的二弟,冯桃。

  “老大,如今人心惶惶,我们茶叶的生意不是很好。人们现在都抢购吃的食品较多,有的还尽量储存。”一分舵舵主陈启兵禀告。他与冯昌惠有过生死之交,一向性格直爽,有啥说啥,从不隐瞒。

  “我们运输情况也不是较好,只是客运稍好,都是些有钱人包车去朋友亲戚处避难的较多。杭城被炸,他们也觉得杭城坚持不了多久便会失陷,极早离开。大多往南撤离,滨海,海安城的都有。”

  五分舵舵主冯昆华禀报,他是冯昌惠大弟,主要是负责运输事宜。他跟冯昌惠相差三岁,从小常跟随冯昌惠玩耍,感情较好。

  “老大,杭城看来呆不了多久了,我们还得有长远考虑才行。这样下去,不是轰炸,便是日本人的入侵,我们都难以在杭城立足。如不早作打算,以后恐怕损失会更大。”二分舵舵主提出这样的看法。他叫管伟,也是冯昌惠的生死兄弟。

  其他分舵舵主也都发表自己的看法,大多的是忧郁,担心。他们不知日本人何时还会来进行轰炸,更不知何时侵入杭城。

  从目前的时局来看,大多数人是怀疑,杭城是否能够坚守得了。到那时,宏昌会这么大一摊子,何去何从,都不好办。如果有什么决策,应当尽早准备,开始行动。

  大家也一致向冯昌惠表决心,不管冯昌惠作出任何决定,大家都竭尽全力支持到底。

  见大家都说得差不多了,冯昌惠说:“如今办法不多,要么变卖资产,要么跟人盟约,要么解散,各自另谋出路。如今这世道,我们又是如此处境,还有何办法?”

  众人没有作声。良久,陈启兵开腔:“我想能跟人盟约最好,既可保存一定的业务,同时又可以跟日本人干,我早就忍不了这口气了。可是在杭城,怎么会有人跟我们盟约呢?大多都是些贪生怕死之徒,有的人都筹备着远走高飞了。”

  “是啊,刘家庄商会都开始变卖产业,准备撤离。其部分家眷已经离开杭城,去了滨海。其只留部分商业在此,也微不足道。”冯昆华说。他似乎也赞同冯昌惠的主意,变卖部分产业较好,免得轰炸起来被毁,全部产业尽毁。